1983年国际会议上被请出场外,中国代表含泪立誓:必将一雪前耻!

无极商贸通 2023-02-02 02:30:43

曾几何时,我们的中国面对国际社会的时候是那么的力不从心。

尤其是刚刚改革开放的那个阶段,虽然身为地大物博的大国,但是我们在国际事务上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

就譬如南极问题,在面对这片土地的具体问题上,每个国家都是施展出了浑身解数。当时的中国代表团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摩拳擦掌,期待着能大谈特谈自己的观点。

可惜到了会场,迎接中国代表团的就只有一盆一盆的冷水。

其他国家拿着厚厚的一大沓会议资料,而到我国代表手里的只有零星几张纸片。

这还都不是最大的问题,作为1959年就参与缔约《南极条约》的缔约国之一,中国在后续的事宜中根本没有自己的发言空间。

每次一到关键时刻,我国的代表就会被欧美国家的人员“请”出去喝咖啡,让我们的代表没有办法获取到有效的会议信息,也没有办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行为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也正是如此中国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决心,要开展自己的南极考察事业!

那有关南极考察,中国又是怎么做的呢?中国后来又是如何洗刷这段冤屈的呢?

南极问题是国际社会的重点

南极洲这个地区,没有人类常住,属于是非常荒凉的陆地。

但是其实在这片荒凉之下,这里是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古生物遗迹等等可以挖掘的资源与素材的。

自从19世纪开始,就有许多国家开始觊觎起了南极洲这片土地,妄图想要占领它。

但是因为南极洲的环境恶劣,再加上大部分大国都位于北半球,距离南极洲非常的遥远,所以一直到20年代左右,占领南极洲的这件事也迟迟没有国家实现。

也就是在30年代之后,许多国家都在侵占土地资源,妄图成为世界霸主,南极洲这块“肥肉”自然也是他们不容错过的地盘。

许多国家登陆了南极洲,开始插上了自己国家的国旗来展示自己占领南极洲的事实。

可是这样的美梦他们并没有做多久,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动荡,有关南极洲的问题这些国家根本顾不上,所以占领南极洲的事情又变成了无头之事。

这片土地就这样静静地观赏着其他肥沃土地上的动乱与不安,平静地等待着世界格局的变迁与自己的结局。

二战之后世界格局变成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有关南极洲的事宜,自然也变成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

也就是这个阶段,美苏先后在南极洲建立起了自己的科考站。

世界格局的趋于稳定,也预示着南极问题再次成为每个大国的领导人办公桌之上谈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南极科考的进一步加深,各个国家也开始有了一定的共识。

首先无论是美苏,还是英法,南极洲这边土地对他们来说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地方,大肆地侵占这片土地,只是成为国际社会上的众矢之的,所以他们这些大国都不敢进一步行动。

加之距离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颇大,刚刚经历过二战的他们都不想多做一些无谓的消耗,所以现实条件也阻碍了他们对于南极的开发。

而且南极洲未知的情况很多,大肆开采容易发生问题,如果影响了地球环境,造成了什么大面积的污染以及环境破坏就不好了。

那个时候的各国已经开始重视起了全球变暖等可能会发生的环境灾害,所以种种情况加身,这些大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为此这些大国都开始统一口径,以“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为理由,开始了对于南极地区的协商。

而这次协商的结果就是各国在1959年签订了《南极条约》,并且该条约在1961年正式生效了。

那时候的中国虽然积贫积弱已久,但是作为国土面积第三的国家,中国还是非常有幸的成为了缔约国之一,参与到了缔约的环节之中。

不过缔约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利,真正能影响南极事宜,建立了南极科考站的国家还是屈指可数。

没有科考站就意味着在南极的问题上纸上谈兵,是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发言权的。

所以中国在南极问题上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状态的,但是自强的中国人,最大的能力就是改变自身的困境。

这句话一说就到了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军事力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70年代左右与美日的建交,也让中国在国际社会有了一席之地。

所以这个时候的中国,就要积极参与起来有关国际的事宜了。而这些事情之中,就牵扯到了南极问题。

被针对的中国代表

1980年中国首次派出了科学家董兆乾、张青松赴南极进行考察。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记录的第一次派遣人员登上南极的土地。

也正是这次的考察让中国政府认识到了南极地区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参与国际社会对于南极地区的制定“游戏规则”的会议之中的重要性。

1983年我国提出了要以缔约国的身份参与到南极问题之上,没有其他国家发表异议。

同年9月,我国便受邀参加了《南极条约》的国际会议,这次的会议我国派出了包括郭琨在内的三位代表前往了澳大利亚参与了其中。

就像是刚才开始说的一样,中国在这次的会议上踌躇满志,然而我们的代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他们甚至没有得到相应的会议材料。

更甚者一到会议的关键节点,欧美大国的代表就会派出自己的人员将中方代表“请”到休息室之内,不让他们获取到有用的会议消息。

这时候的中国已经是拥有原子弹,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身份的大国了,然而在这些利益面前,中国一样还是得不到尊重。

代表们非常的颓丧,在他们看来他们这次的行动完全是失败的,是受到了侮辱的。

但是欧美国家并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中方实力不济,自然也不能发表什么过激的态度,影响了自己的国际形象。

在这件问题上,代表们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中国争上一口气。中国也该有属于自己的南极科考站了!

也就是这样的问题,让我们的代表们一回到国内,就开始积极筹备起了建立科考站的打算。

这一次不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欧美的这个行为,就是在侮辱中国,为了国家的尊严与挺直腰杆站在国际社会的心愿,南极科考站也是中国不可躲避的重要决策之一。

这番耻辱终有一天中国会将它洗刷殆尽,凤凰涅槃。

虽然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这是一次完全没有经历过的尝试,充满了风险与危机。

但是中国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之中,经历了无数的危机与磨难,就是因为凭借着中国人坚持不懈、自主创造的毅力,中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言败这种事在中国这片土地并不存在!

而想要正式进驻南极,就需要成立一个专业的南极科考团体,当时的中国除了一些兴趣使然的科学家,根本没有成体系的团队。

所以重中之重,就是让中央建立起有关南极科考事项的重要性的认知,加快建立属于中国的南极科考团队的计划。

也正是这个契机,让中国的许多科学家开始致信给了党中央,希望他们能重视起来南极问题。

其实中国政府在1980-1984年期间,一直在积极参与南极问题。

但是内外情况的累积,也让中国政府不得不再次正视起来有关南极的问题。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批考察编队就从上海港出发前往了南极。

这一次的行进,在编队内的许多科考人员看来,就是一次用生命的豪赌。

但是为了国家,这500多名船员是真的已经在自己的心中签好了“生死状”,做好了牺牲的打算。

在他们看来,任何艰难险阻都不会阻止住他们的脚步,中国人民这一次一定是要在南极取得成就的。

抱着破釜沉舟的打算,他们开始了挺进。他们的雄心壮志就像烈火一般燃烧着南极周边的碎冰,保护着他们的周全。但是距离南极越近,环境就越来越不可控了起来。

11月的南极有长达20公里的陆缘冰,有的冰层厚度甚至有一层楼高的厚度,探测仪器有的根本测量不了。

还有就是这些隐藏在海水之下的冰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冒出来,划破船体或者把船掀翻。

一开始的大家都是战战兢兢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环境,只能依靠自己的所学慢慢地进行摸索,小心翼翼的前行。

但是即便再小心,也时不时就会发生一些危机。

可是就是在这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我们的考察编队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没有破冰工具,他们就只能等待着海水把陆缘冰凿出一些些裂缝之后,在进行前进。

期间他们已经不知道被困过多少回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是没有放弃,最终如愿挺进到了南极大陆上。

就这样1985年由陈德鸿为总指挥,中国派出了由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编队,正式开始了考察与建立科考站的计划。

他们历时了142天,总共航行了26433.7海里的距离,不仅观察了当地的地质风貌,还进行了生物方面的探测与考察。

1985年2月20日,经历了多次的勘探,中国南极考察编队终于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中的乔治王岛上建立起了中国的第一个南极科考站——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

长城科考站从勘探到建成只用了两个月不到,世所罕见,也是惊掉了欧美大国元首的下巴。

他们从来都不敢相信,中国是如何从一个积贫积弱,废墟中起家的国家,成长为如今力量强大,声量渐增的世界大国的呢?

可是中国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可以凭着一己之力,改变自己的困境。

如今的中国面对南极问题就是凭借这样的能力,再一次震惊了世界,也让外国人知道了看不起中国的代价。

飘扬在南极的中国国旗

有了这个科考站,中国就再也不是没有话语权的南极“旁听生”了,这一次的中国可以进行自己的考察。

而且选址在这个地方,地域开阔、交通便利、植物发育较好,非常适合对于南极生物圈以及天气环境的观察,非常适宜开展多学科考察。

中国再一次抢到了自己的先机,虽然比起美苏等大国是晚了很久,但是只要是迈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步,中国就可以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也就是因为这一次的行为,中国不仅成为了《南极条约》的缔约国,更是成为了协商国。

从此以后面对南极事宜,欧美大国再也不能假借其他名义将中国代表赶到休息室不让他们决策了。

而且这一次之后,中国就正式成为了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成员国,再次提升了中国在南极的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

虽然因为这一次艰难的成就,中国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与结果。

但是中央政府与参与其中的科学家们心里很明白,长城科考站的建立不是南极考察的高潮与结束。

恰恰相反,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欧美国家会忌惮中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事情,但是他们不会因为中国简简单单建立一个科考站就会对中国彻底改观。

中国要做的是发扬自己的力量,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想要发展,想要成功。

同时中国也会发扬大国的精神,保护南极的环境,积极地为南极的事业出一份力。

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再一次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科学考察站,名叫中山站。

这一次的中山站比起长城站规模更大,影响力也更大。

后来的中国就在这样的坚持不懈之下,陆陆续续地开展了38次的南极科考活动。

2022年,历经174天,中国圆满完成了第38次的南极科考活动。这个时候的中国早就已经不是那个过去任人欺负无力辩驳的弱国了。

我们用这许许多多的年月,成千上百的科学家与考察团们的奋斗,建立起了一个属于中国的南极科考网络。

如今的中国人民可以站起来对着世界人民去说,中国已经彻底洗掉了曾经的屈辱!现在的中国就是最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