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未决 国能中电IPO上市2023年能否迎来大结局?

无极商贸 2022-12-17 08:00:57

见习记者 李牧青

2022年10月,国金证券发布了第30期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中电”)IPO上市辅导工作报告。此次公示,距离国能中电首次报送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已近6年,距其上市目标市场变更为上交所科创板,也已经过去了2年。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5日,国能中电仍未出现在上交所IPO排队企业名单中。

蛰伏六年的国能中电是什么来头

国能中电总部位于北京丰台,与龙头股首创环保同为北京市的能源环保企业。但与老牌的首创环保不一样,国能中电2011年才创立,注册资本为 1.55亿元。其董事长白云峰曾任中国博奇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期间,博奇在东证一部上市,当日涨幅61.2%,成为全球首家IPO登陆东交所主板的非日本公司,也是中国首只海外上市的环保股。

2011年12月,白云峰收购国能中电,开始创业。目前,国能中电的控股大股东为国能中电能源集团,直接持有公司43.32%的股份。白云峰通过国能中电能源集团、北京云白峰青投资管理公司合计控制国能中电45.04%的股权。

国能中电成立之初,选择的主业是节能改造。与治理领域相比,节能当时是个小产业。白云峰曾在致辞中直言:“节能改造前后的指标变化不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是刚需,如果国家不做硬性要求,很多企业缺乏投入动力” 。

得益于“双碳”战略的提出,国资布局从排放大户转为减碳大户,推动了环保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的革新,国能中电赶上了政策红利,发展迅速。2016年5月,国能中电发起A轮融资,获得5000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中关村兴业、龙马资本、汉能投资、中关村创投、青域基金和晟道投资。同年8月,国能中电进入Pre-IPO轮次,投资方为晟道投资。2017年起,国能中电接连中标24个项目,涉及脱硫提效改造、有色烟羽治理、废水零排放处理等业务,开启“抢机遇”的发展模式。

全面布局亦要居安思危 未上市或与经营问题有关

据企查查专利信息显示,国能中电研发势头强劲。截至2022年9月30日,国能中电共计拥有境内授权专利83项,另有17项在实质审查阶段。软件著作权方面,国能中电具有19项行业应用软件、操作系统著作权。

此外,国能中电核心管理人员都有着精湛的节能环保技术及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他们的背景也可略窥一二。董事长白云峰兼任国家环保部燃煤大气污染技术工程中心副主任、机械工业环保标委会固废分标会主任;董事初炜曾任西北电力设计院主设人,有20年的环保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席科学家江浩,为中国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燃煤烟气超低排放治理领域专家;高级顾问岑可法院士为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

在“精英团队”的加持下,据国能中电官网介绍,国能中电已开展清洁能源开发、有机固废处理、超净火力发电、工业烟气治理、环保材料研发以及绿色农业服务等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风光生物质联合制储氢(液态阳光)、可降解择光农膜、生物有机肥及耐磨耐蚀激光熔覆材料等,可谓是“全面布局”能源环保领域。

目前,国能中电的业务涵盖国内诸多能源企业。公司与山东钢铁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国网能源伊犁煤电公司、国华粤电台山发电公司等能源企业产生过业务联系。

此外,公司共有34家分、子公司,并划分为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物质能源、绿色农业新材料5个业务板块,覆盖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和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日、韩、印等国。

但据公开信息显示,国能中电在经营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北京丰台、铁岭清河两地法院的裁判文书显示,国能中电于2022年11月内,两次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1796818万元。在2020年1月,国能中电还向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抵押2×350MW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1#、2#煤粉炉)的改造设备、新增设备及配套附属设施,抵押财产价值为96135873.43元。此外,公司还有159条开庭公告,主要案由为合同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等。在行政处罚方面,国能中电甚至还有一条未遵守环保规定的罚款记录。

目前企业IPO最重要的当属财务经营问题,特别是与财务、法律、业务、税务交叉的综合性问题,因此企业IPO须做好经营方面的顶层规划。2022年1—10月被否IPO案例中,已有15家企业由于财务经营问题而被否,国能中电迟迟未有进展,或与以上原因相关。国能中电IPO上市2023年能否迎来大结局,让我们拭目以待。